摘要
目的 研究早产儿阑尾炎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11月至2019年1月经床旁超声诊断阑尾炎的早产儿共28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腹部超声所见、治疗方法、手术结果和结局。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28例早产儿经床旁超声诊断为阑尾炎,其中21例(75.0%)为男性,7例(25.0%)为女性。28例均伴有穿孔。5例(17.8%)具有阑尾炎的直接征象,即超声显示阑尾部分结构,并显示穿孔部位;其余23例(82.2%)具有阑尾炎的间接征象,包括6例肝与右肾之间见不均质或低回声,7例右下腹肠间隙不均质低回声,以及10例右下腹肠间隙游离性积液,透声不佳,周围肠管结构紊乱。28例中的21例(75.0%)表现为右下腹肠壁增厚、肠蠕动消失,肠间隙见积液回声且透声不佳,明确诊断后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阑尾炎并穿孔,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均恢复后出院。7例(25.0%)超声表现为包裹局限,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超声随访发现粘连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术中明确为阑尾穿孔后局部形成包裹,周围肠管粘连形成梗阻;其余6例均保守治疗成功,腹腔积液逐渐减少,周围网膜回声正常,炎症指标及腹部症状逐渐改善,出院后随访,均未发生肠梗阻。结论 早产儿阑尾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合并穿孔。床旁超声以间接征象为主,部分患儿可观察到直接征象。床旁超声可以作为早产儿阑尾炎的重要检查方法。
-
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