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大鼠肝硬化与心肌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应用高频超声评估肝硬化大鼠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肝硬化4周组和肝硬化8周组(每组n=10)。肝硬化模型组分别采用4周及8周四氯化碳+乙醇复合法建立肝硬化心肌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饮水及摄取普通颗粒饲料。分别于造模第4周及第8周后检测对照组、肝硬化4周组、肝硬化8周组肝脏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心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 Tn T)的变化。高频超声评估肝硬化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结果肝硬化4周组及肝硬化8周组TBIL、BUN、Cr均较对照组大鼠升高(P <0. 05)。肝硬化组造模8周后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而被假小叶取代,且出现心肌细胞肿胀、松散、排列紊乱、结构不清晰,肝硬化8周组LVESD、LVEDD、IVS、LAD等超声心动图测量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肝硬化4周组、肝硬化8周组心肌酶LDH、CK-MB及c Tn T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结论四氯化碳+乙醇复合法建立的肝硬化心肌病大鼠模型,可模拟肝硬化及心肌损害表现,有效模拟肝硬化心肌病的发病过程。高频超声能够有效检测肝硬化大鼠心功能改变,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支持。
-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