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在对上海市奉贤区农村社区居民痔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中医药防治痔病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奉贤区5个农村社区18~80岁的6 000名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一般情况、个人习惯、病史的询问,痔病相关专科检查,痔病中医证型调查等,进而分析农村社区居民痔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①共回收有效调查研究报告表5 897份,报告表回收合格率为98.28%。②在受调查人群中,痔病的总患病率为40.27%,女性患病率(46.22%)高于男性(32.30%);三种痔病的患病率高低分布依次为混合痔、外痔、内痔;痔病分布于各年龄组,其中35~59岁年龄段组患病率最高。③脾虚气陷证(36.97%)和湿热下注证(43.66%)在痔病中医临床证型中占大多数(80.63%)。④饮酒、饮食辛辣、久坐、久站久行、排便习惯不良均与痔病患病存在一定的关系。⑤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饮酒、辛辣饮食、排便习惯不良是痔病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蔬果摄入较多是痔病发作的独立保护因素;排便习惯不良、久站久行是脾虚气陷证的相关危险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辛辣饮食是气滞血瘀证的相关危险因素,辛辣饮食是湿热下注证的相关危险因素,蔬果摄入量多是风伤肠络证的相关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农村社区居民的痔病患病率已逾四成(40.27%),女性、中年人及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是本病的高发人群。本病的防治工作应将年轻人群作为"未病先防"的重点,关注女性健康及个人日常饮食,进行中医养生宣教,将痔病预防知识融入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充分发挥以区中医院为主的医疗"三联体"的作用,或是有效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