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作者:于航; 杨志洛; 张宁; 纪阳; 刘松; 王吴刚; 阮士苗; 蔡尚郎; 张文忠*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 13(07): 847-850.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斑块(颈动脉分叉处、股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外周斑块对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49例患者,依据颈部超声所示病变等级评分将患者分为5组,基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CAG)计算患者冠脉钙化积分(Gensini积分、Leaman积分),比较各组间冠脉钙化积分差异;同时对有无股动脉斑块受试对象的冠脉钙化积分进行差异比较。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对颈动脉分叉斑块、股动脉斑块及联合两者对严重冠心病进行预测效能分析,对结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对于颈动脉分叉处及股动脉处斑块形成程度不同的患者,其冠脉钙化积分大小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01)。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性质更严重时或存在股动脉斑块时,冠脉钙化程度往往更严重。ROC曲线分析颈部分叉斑块、股动脉斑块对严重冠心病预测的AUC分别是0.7394,0.6826;联合两者可提高AUC至0.7686。基于颈动脉分叉处斑块,预测冠心病严重性的灵敏度89.19%,特异度58.70%;基于股动脉斑块斑块,灵敏度81.08%,特异度55.43%;若两种因素同时考虑则灵敏度93.33%,特异度60.38%。结论外周动脉斑块与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颈动脉、股动脉血管超声可作为一个简单的非侵入性操作来评估冠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颈动脉分叉斑块相较股动脉斑块对严重冠脉粥样硬化预测价值更高,联合两者,增加CAG术前筛查严重冠心病的可靠性。

  • 单位
    青岛市市立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