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浊理论从痰、瘀、毒论治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迟显苏; 梁晓; 魏竞竞; 刘悦; 刘红喜; 朴京泽; 张允岭*
来源:陕西中医, 2023, 44(07): 917-921.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3.07.021

摘要

血浊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病理基础,也是其进展、迁延、继发的致病因素。血浊与痰、瘀、毒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又可相互兼夹、相互转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内皮损伤等微观指标赋予“血浊”理论具体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基于血浊理论从痰、瘀、毒角度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可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有机结合,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防治提供微观落脚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