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行二次电切术的临床意义及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1例NMIBC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4例,女37例。单次电切组95例,年龄(64.4±10.7)岁;体质指数(BMI)(23.5±3.0)kg/m2;肿瘤直径(24.7±8.8)mm;肿瘤分期Ta期67例,T1期28例;肿瘤分级低级别44例,高级别51例。二次电切组76例,年龄(66.0±9.2)岁,BMI(23.7±3.0)kg/m2,肿瘤直径(25.3±9.3)mm;肿瘤分期Ta期44例,T1期32例;肿瘤分级低级别41例,高级别3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首次电切采用标准电切法,切除肿瘤及周围1~2 cm范围黏膜,记录肿瘤大小、位置、数量。术后2~12周行二次电切,二次电切时依次切除原肿瘤基底部位、原肿瘤周围黏膜炎性水肿区域和其他可疑肿瘤部位。两组均于术后24 h内采用表柔比星或吉西他滨行即刻膀胱灌注化疗。术后第1周开始持续膀胱灌注,方案为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至术后1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首次电切后膀胱肿瘤残留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复发、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行二次电切手术的时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二次电切对膀胱肿瘤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二次电切时发现17例肿瘤残留,分别为Ta期9例和T1期8例,其中Ta期5例升级为T1期,余12例病理分期无变化。Ta期与T1期残留率(11.8%与1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量(OR 4.255,95%CI 1.186~16.124,P=0.034)、肿瘤大小(OR 7.800,95%CI 1.852~32.841,P=0.005)、病理分级(OR 3.764,95%CI 0.947~14.968,P=0.006)是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行二次电切、BMI、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均为膀胱肿瘤复发、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次电切(OR 0.25,95%CI 0.135~0.561,P=0.000)、肿瘤直径≥30 mm(OR 3.548,95%CI 1.899~6.629,P=0.000)、病理分级高级别(OR 2.62,95%CI 1.026~4.990,P=0.043)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单次电切(OR 0.114,95%CI 0.033~0.391,P=0.001)、肿瘤直径≥30 mm(OR 4.026,95%CI 1.628~9.956,P=0.003)、病理分期T1期(OR 5.623,95%CI 1.818~17.385,P=0.003)是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电切和二次电切间隔时间≤6周组和>6周组分别为47例和29例,两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2.6个月和17.8个月(P<0.05),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3.4个月和22.3个月(P>0.05)。171例的随访时间为3~31个月,平均16.7个月。单次电切组与二次电切组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9.4个月和23.8个月(P<0.05)。25例出现肿瘤进展,单次电切组22例,二次电切组3例,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和24.7个月(P<0.05)。结论 二次电切术可以减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肿瘤残留率,延缓患者术后的复发及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