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墨问题通常被置入古今、中西的现代性逻辑范式中予以理解,围绕笔墨之内在性及其外部的现代性语境之间的话语构建,无疑对于现代书画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墨如何成其为问题?笔墨代表了怎样的传统精神?问题的钤键在于,如何阐明笔墨的本源意义。欲明了笔墨的本源意义,不妨先引入一衔接古今的画论观念"写生"。笔墨是判断国画家的标志,系画家的心性体现。若论本源,原只是心法而已。心法所在者,道统也。只有回溯到华夏文脉所由起的斯文传统,对笔墨的理解才能更为深切。我们应当特别关注古人的文教传统、关注古人"游于艺"的教诲。"游于艺"正是华夏道脉中艺术精神的最高体现,是"生生不息之谓道"的体现,笔墨作为"艺"之一端,正是"游于艺"的精神哲嗣。笔墨观念作为中国书画学的核心观念,恰恰是从中国人体道处事的方法中自然衍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