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广藿香与水稻轮作栽培模式对广藿香生长、品质以及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缓解广藿香连作障碍,在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为田间试验,采用分三年依次种植广藿香-水稻-广藿香的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以同期三年连续种植广藿香作为对照,探究与水稻轮作对广藿香植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氮代谢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以及轮作后对土壤微生态(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酚酸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种模式下广藿香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广藿香-水稻-广藿香轮作组较同期广藿香连作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鲜重等指标显著升高;百秋李醇含量以及总挥发油含量也显著高于连作组(P<0.05);广藿香-水稻-广藿香轮作组的广藿香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连作组低;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连作组显著升高(P<0.05);广藿香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连作组显著升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组(P<0.05);土壤酚酸含量显著低于连作组(P<0.05)。结论 广藿香-水稻-广藿香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显著优于广藿香连作的栽培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广藿香的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了广藿香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了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降低了广藿香根际土壤酚酸含量。
-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