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托两则此前并未被学界重视的史料,探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本《清明上河图》是否"残缺",这一"清明上河学"中的老话题。本文的讨论证实:画幅卷末至少在明嘉靖年间严嵩收藏时就是如今的样子,并不曾存在所谓"金明池"的意象;而画幅卷首却很可能曾存有一段山峦,直至清乾隆年间陆费墀收藏时尚在,而至毕沅收藏时则已不存;卷首徽宗标题消失的时间应在严嵩收藏至于陆费墀收藏之间,大概率在明末清初,或与"太华主人"相关;卷末题跋残缺是有可能的,但学界曾关注的都穆跋、邵宝跋并不曾存在于宋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