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和血清肝纤维化检测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94例,均接受胃镜、Fibroscan及血清肝纤维化检查。根据是否发生EV分为无EV组(84例)和EV组(110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和肝硬度值,分析血清透明质酸酶、LN、PⅢNP、Ⅳ型胶原和肝硬度值对肝硬化患者EV的诊断价值。结果无EV组血清透明质酸酶、LN、PⅢNP、Ⅳ型胶原和肝硬度值均明显低于E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及血清透明质酸酶、PⅢNP、Ⅳ型胶原对肝硬化患者EV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 758、0. 742、0. 679、0. 640,95%置信区间:0. 690~0. 825、0. 673~0. 812、0. 604~0. 754、0. 562~0. 718,均P <0. 05),敏感度均达到0. 8及以上,而血清LN对肝硬化患者EV无明显预测价值(P=0. 311)。肝硬度值与血清透明质酸酶、LN、PⅢNP、Ⅳ型胶原均有相关性(r=0. 537、0. 282、0. 524、0. 408,均P <0. 001),其中肝硬度值与血清透明质酸酶、PⅢNP关系较密切,与Ⅳ型胶原低度相关,与LN关系不密切。结论 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具有无创、可重复、便捷等特点,结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PⅢNP、Ⅳ型胶原)综合评估,可作为筛选肝硬化患者EV的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