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劳动力的流动形成了从农村向城市、农业向非农产业、中西部向东部转移的态势,提高了生产率和要素配置效率,使中国经济发展获得了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力流动性减弱造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劳动力供需结构、产业和区域分布失衡。人口结构转型、教育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城镇化率偏低、户籍制度的限制等是导致劳动力流动减弱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出发,可以从户籍制度改革、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教育适应市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五个方面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