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调素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庞国进; 谌双君; 赵卫华; 刘天会; 王萍; 尤红; 丛敏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 31(03): 418-423.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5.03.025

摘要

目的研究铁调素(hepcidin)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C57BL/6小鼠给予CCl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验证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肝脏铁沉积情况;通过两步法胶原酶原位灌注与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脏原代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hepcid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发现,肝纤维化程度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停止造模后肝纤维化出现自发性逆转;普鲁士蓝染色提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脏铁沉积逐渐增加,造模4周时肝脏铁沉积面积较前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2,P<0.05),但在造模6周时无明显增加,仍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P<0.05);停止造模的自发逆转过程中铁沉积又出现下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肝脏中TNFα、IL-1β、IL-6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持续增高,造模6周时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2、9.707、5.678,P值均<0.05);肝脏hepcidin在此纤维化模型中表达早期升高,造模4周时已达峰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0,P<0.05),但在自发逆转过程中表达降低,峰值早于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肝脏中铁沉积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逐渐增加;hepcidin的表达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逐渐升高,与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