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永宝; 宋伟; 杨金瑞; 朱梁; 郭琼; 戴澍; 梁波罗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 (08): 631-633.

摘要

<正>近年来氯胺酮相关性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2007年首次报道氯胺酮对泌尿系统的损害后,人们对其认识逐步加深,但了解仍然不足,现结合相关文献,将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综述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一、发病机制1.直接刺激:吸食的氯胺酮70%~90%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包括去甲氯胺酮(1.6%)、脱氢去甲氯胺酮(16.2%)及葡萄糖醛酸苷结合物(80.0%),绝大多数产物是水溶性的,最终经尿液排泄。LUTs出现在滥用氯胺酮的长期过程中,由于氯胺酮及其产物积聚在尿路中,导致了膀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