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鉴定陆地棉种质材料机采相关农艺性状,筛选出适宜机采的棉花优良材料。【方法】对120份种质材料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5个农艺性状变异分析表明,除生育期与叶绿素SPAD值的变异系数较低,分别为4.9%与4.6%,其余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5%,其中叶片总数变异系数最大,为47.7%。生育期与叶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果枝数、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果枝始节高度、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单株铃数和叶绿素SPAD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与果枝始节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高度与叶绿素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铃数与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叶枝数、叶片总数、单铃重、叶绿素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衣分呈显著负相关。在欧氏距离为5时,120份材料可分为7个类群,各类群材料各有优势,第Ⅰ类群材料除株高外,第Ⅱ、Ⅲ、Ⅳ类群除生育期外,其余性状均较符合机采要求。共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07%,解释了120份棉花材料12个数量性农艺性状绝大部分信息,前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单株铃数、生育期、果枝始节高度,因子4与因子5为单铃重。【结论】获得10份机采棉育种的后备优良材料。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