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磷素差异是科学评价农田防护林土壤养分管理的基础之一。本研究在富裕、兰陵、明水、肇州、宋站、杜蒙、赤峰、通辽、奈曼、四平、长岭、白城、德惠和泰来14个地点采集杨树防护林和配对农田表层(0~40 cm)土壤样品共84个,使用Tiessen和Sui修正的Hedley磷素分级法测定土壤9种磷组分,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研究农田、杨树防护林土壤全磷及磷组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东北平原14地点土壤全磷范围在122~594 mg·kg-1,均值为266 mg·kg-1;9种组分中,稀盐酸无机磷(HCl-Pi)占全磷(TP)含量的52.7%,其次是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占14.8%、浓盐酸有机磷(conc.HCl-Po)占11.2%,闭蓄态磷(Re-P)、浓盐酸无机磷(conc.HCl-Pi)、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占比在5%~6%之间,而水溶性磷(H2O-Pi)、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3-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3-Po)占比在0.5%~3%之间。(2)杨树防护林土壤全磷含量低于对照农田20.9%,而9种磷组分中NaHCO3-Pi含量杨树防护林比农田显著降低30.9%;NaOH-Pi占比14个地点中有11个杨树防护林低于农田,配对T检验也达到显著差异。(3)占比最高的三个组分(HCl-Pi、NaOH-Po和conc.HCl-Po)是防护林相比农田土壤全磷降低的主因,其中HCl-Pi贡献54.1%。与农田相比,杨树防护林导致土壤全磷降低,但9种组分变化不尽一致;全磷及其组分含量地点间差异可达10倍甚至更高,远大于农田与杨树防护林间差异(多小于2倍)。进行大范围农田和杨树防护林间全磷含量及组分差异比较时,需要有效去除地点间差异,相关结果为东北地区防护林土壤影响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