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近十年冠心病热相关证临床用药规律,为冠心病相关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系统检索2011-2021年国内外主要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热相关证的临床观察文献,提取方剂名称、证候名称、药物组成,统计药物使用频率、药物类别,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系统聚类,利用Gephi和Liquorice软件进行药物复杂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5篇合格文献,涉及到的热相关证的构成比大小排序:热(29.03%)>痰(28.23%)>瘀(20.97%)>毒(8.87%)。排在前3位的复合证为:痰热瘀阻证、痰热互结证、热瘀痰阻证;药物总频次为631次,共计109种药物,其中44种药物使用频率≥5%,使用频率前6位分别为丹参(64.00%)、黄连(57.33%)、半夏(42.67%)、川芎(28.00%)、茯苓(28.00%)、赤芍(28.00%)。清热类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黄连(57.33%)、黄芩(25.33%)、金银花(20.00%)。药物功效类别共涉及16种,清热药(17.59%)、补虚药(16.67%)、活血化瘀药(16.67%)、理气药(10.19%)使用频率较高。关联组合使用较多的药对为黄连→丹参、半夏→黄连、半夏→丹参;药物聚类分析总共得到7组药物组合。而在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中,丹参是全局网络的核心,与黄连、半夏、川芎、茯苓、赤芍、瓜蒌等药物的连线较粗,表示药物之间组合度较高。结论 冠心病热相关证的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养脉、活血化瘀为核心治法,辅以补气化痰。丹参、黄连、半夏、瓜蒌、茯苓等配伍在冠心病热相关证的治疗中最常用,小陷胸汤、四妙勇安汤、桂枝茯苓丸、十味温胆汤合定志丸、生脉饮为常用方剂组合,该研究可为冠心病热相关证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