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作者:赵凯男; 常旭虹; 王德梅; 陶志强; 杨玉双; 马瑞琦; 朱英杰; 徐哲莉; 张保军*; 赵广才*
来源:作物杂志, 2019, (01): 103-110.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1.017

摘要

为探索与立体匀播相配套的氮肥运筹技术,在河北省赵县实验基地,以中筋小麦衡观35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及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立体匀播(C1)、常规条播(C2)2种播种方式和0(N0)、180(N1)、240(N2)、300kg/hm2(N3)4个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在N0、N1、N2、N3施氮处理下,立体匀播较常规条播处理的增产幅度分别为6.1%、12.7%、6.6%、8.4%,即在0~300kg/hm2施氮量范围内,立体匀播的小麦子粒产量均高于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下,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则表现为N3>N1>N2>N0。立体匀播技术结合300kg/hm2施氮量,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均达到最大值。两种播种方式下,在灌浆后期,N0、N1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迅速下降,与N2、N3相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最终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在立体匀播条件下,240kg/hm2施氮水平可以较好地满足小麦灌浆期对氮肥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