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贡山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2016—2021年,根据《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按照地理方位将贡山县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年在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为调查村,调查对象为调查村3岁及以上本地常住人口。收集调查对象的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记录感染虫种和人数,计算感染率,感染率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共粪检6 175人,土源性线虫感染928人,总感染率为15.03%(928/6 175),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92%(489/6 175)、8.87%(548/6 175)、3.27%(202/6 175)和0.19%(12/6 175)。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9岁儿童823人,检出蛲虫感染6人。对202例钩虫感染者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虫虫种鉴别,其中美洲钩虫感染89人,十二指肠钩虫感染72人,两者混合感染1人,分别占44.06%(89/202)、35.64%(72/202)和0.50%(1/202)。钩虫、蛔虫和鞭虫轻度感染者分别占81.19%(164/201)、69.33%(339/489)和78.29%(429/548)。2016—2021年贡山县各年度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38.78%(389/1 003)、14.76%(156/1 057)、6.53%(68/1 042)、13.15%(134/1 019)、11.89%(121/1 018)和5.79%(60/1 036),各年度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98,P<0.01)。调查的5个乡(镇)中,独龙江乡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32.07%(398/1 241),茨开镇最低,为9.09%(112/1 232),不同乡(镇)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24,P<0.01)。女性感染率17.81%(637/3 577)高于男性感染率11.20%(291/2 598)(χ2=51.49,P<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者,以3~9岁年龄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8.21%,244/865);民族分布以独龙族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30.39%,392/1290);职业分布以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7.78%,170/612);文化程度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7.48%,169/615)。不同年龄、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2.16、310.89、195.59、197.59,均P<0.05)。监测结果显示,2016—2021年贡山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对独龙族、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