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拟提出一种新的更简明、更适用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新分型—CBD华西分型,同时探索CBD华西分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基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CBD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根据胆管扩张病变累及胆管树的部位进行分型—CBD华西分型,将CBD分为4型:Ⅰ型,即远端肝外胆管扩张型;Ⅱ型,即远端肝外胆管合并左右一级肝管扩张型;Ⅲ型,即肝外胆管合并二级及以上肝管扩张型;Ⅳ型,即单纯肝内胆管扩张型。同时分析CBD华西分型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0例未成年CBD患者,根据CBD华西分型法:Ⅰ型240例,Ⅱ型48例,Ⅲ型10例,Ⅳ型2例。Ⅰ型患者中236例采取肝外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4例非手术治疗;Ⅱ型患者全部采取肝外扩张胆管切除+肝门胆管成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Ⅲ型患者中有9例采取了肝外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其中5例肝内扩张局限于部分肝叶内予以肝部分切除+扩张肝管空肠吻合),1例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Ⅳ型患者2例均施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Ⅰ型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好,总体预后较好;Ⅱ型患者中37例(77.1%)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11例(22.9%)患者随访期间出现不同程度术后并发症;Ⅲ、Ⅳ型患者术后胆管炎(分别为6/10、2/2)与胆管结石(分别为5/10、2/2)发生率较高,特别对于肝内弥漫性扩张者,预后较差,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而需要肝移植。结论 CBD华西分型是主要针对以未成年患者为主体的CBD分型,以此为指导下的治疗原则合理、效果较好,并且分型简洁易记忆,能有效指导CBD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