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索64Cu标记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DNA)方法及小鼠体内分布情况。将单链DNA(ss DNA)与螯合剂p-SCN-Bn-NOTA偶联,得到NOTA-ss DNA,加入64Cu孵育一定时间,利用薄层色谱监测反应,NAP-5脱盐柱纯化,得到64Cu-ss DNA。静脉注射进入昆明鼠体内后,研究不同时间点感兴趣器官或脏器的放射性摄取量。NOTA-ss DNA与64Cu反应1 h后,放化标记率为(66.4±2.85)%;纯化后,放化纯度大于95%。体外稳定实验显示,64Cu-ss DNA在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或小鼠血清中至少能稳定存在6 h。64Cuss DNA通过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在胃肠道有一定的摄取,而肾脏和膀胱出现高放射性摄取量。注射180 min后,膀胱中的放射性摄取量达到了(63.84±5.86)%ID·g-1。结果表明:64Cu-ss DNA主要通过泌尿系统代谢排出体外。64Cu-ss DNA的成功制备,为基于DNA多面体的PET分子探针的制备解决了关键一步;其体内分布实验为研究64Cu标记DNA多面体的体内生物分布提供了实验对照信息。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