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9年10月-2016年6月349例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与并发颅内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探头类型、探头置入方式、探头留置时间、是否行开颅手术、开颅手术时间、是否合并颅底骨折等;与并发颅内出血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探头置入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探头类型、探头置入方式、探头置入部位是否有脑挫裂伤或出血灶等。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颅内破裂动脉瘤(P<0.05)、探头置入方式(P<0.05)、探头留置时间(P<0.05)、是否合并有颅底骨折(P<0.05)为并发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探头置入前INR(P<0.05)、血小板计数(P<0.05)、探头置入前同侧大脑半球是否有脑挫裂伤或出血灶(P<0.05)、探头类型(P<0.05)、探头置入方式(P<0.05)为并发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颅内破裂动脉瘤(P<0.05)、探头置入方式(P<0.05)为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探头类型(P<0.05)和探头置入方式(P<0.05)为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和探头置入方式(开颅或钻颅)是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探头类型(脑室型)和探头置入方式(锥颅)是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严格把握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征,防范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
单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