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2016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为减少儿童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2016年上报的1 61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儿童ADR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1 615例ADR病例中,新的ADR占9.16%,严重ADR占3.28%;药师(54.61%)和医师(40.31%)是ADR报告的主要来源;男性(934例,57.83%)与女性(681例,42.17%)患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学龄前儿童组ADR发生率最高(36.66%);引起ADR最多的药物种类是抗菌药物(58.64%),而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中又以头孢呋辛最多(8.98%);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共1 282例(79.38%);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1.1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疹等过敏样反应;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都能痊愈(56.16%)和好转(35.54%)。结论:儿童ADR多出现于5岁以下,与静脉滴注给药、抗菌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给药途径、剂量等,并加强对儿童ADR监测工作的重视,减少ADR的发生。
-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