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室旁核小胶质细胞在慢性内脏痛大鼠抑郁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8日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6):假手术组(S组)、慢性内脏痛组(CHVP组)、假手术+结直肠扩张组(S+C组)、慢性内脏痛+结直肠扩张组(CHVP+C组)、慢性内脏痛+PBS+结直肠扩张组(CHVP+P+C组)、慢性内脏痛+米诺环素+结直肠扩张组(CHVP+M+C组)。S组大鼠不进行结直肠扩张;CHVP组大鼠于出生后第8、10和12天,通过每天给予2次结直肠扩张制备大鼠慢性内脏痛模型;出生后第8周,CHVP+P+C组通过立体定位法室旁核注射PBS 0.5μl,CHVP+M+C组注射2%米诺环素0.5μl。2h后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测定内脏痛痛阈。S+C组、CHVP+C组、CHVP+P+C和CHVP+M+C组结直肠扩张2次,随后行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处死大鼠取室旁核,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与S组和S+C组相比,CHVP组、CHVP+C组、CHVP+P+C组和CHVP+M+C组痛阈降低(P<0.05);与CHVP+P+C组相比,CHVP+M+C组痛阈升高(P<0.05);与S组、CHVP组和S+C组相比,CHVP+C组、CHVP+P+C组和CHVP+M+C组总运动距离、直立次数和糖水消耗率减少,室旁核小胶质细胞活化率升高(P<0.05);与CHVP+P+C组相比,CHVP+M+C组总运动距离、直立次数和糖水消耗率增加,室旁核小胶质细胞活化率降低(P<0.05)。结论室旁核小胶质细胞参与了慢性内脏痛大鼠抑郁易感性的调节。

  • 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