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2014年3月23日WHO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感染所致的埃博拉病毒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暴发,并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和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边界也出现EHF疑似病例[1]。感染者的血标本经PCR方法检测到埃博拉病毒,从L基因的部分序列的初步结果表明与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同源性高[2]。至今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西非国家发生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被定性为"埃博拉病毒史上最致命性暴发",尤其是1名美国籍感染者在2014年7月20日从利比里亚乘飞机来到尼日利亚,并于5天后病故于拉各斯,提示埃博拉病毒可能随感染者乘飞机扩散至世界各地,2014年8月1日WHO将西非地区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情应急反应级别提高至第3级(最高级别)。经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系统进化的分析表明,来自几内亚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株,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与已知的来自刚果和加蓬共和国的埃博拉病毒株有关联[2]。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