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常规在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测出的不同病原微生物患者499例,将其分为细菌非结核组(n=175)、病毒组228例(n=228)、结核组(n=96),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6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常规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之比(NLR)、单核细胞(MONO)、嗜酸性粒细胞(EOS)、血小板(PLT),以及CRP、PCT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PCT和血常规指标对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患者WBC、NEUT、LYMPH、NLR、MONO、EOS、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380、39.470、140.690、116.740、65.350、100.680、69.020,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非结核组的WBC、NEUT、LYMPH、NLR、MONO、EOS,病毒组的NEUT、LYMPH、NLR、MONO、EOS、PLT,结核组的NEUT、NLR、MONO、EOS、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非结核组与病毒组的WBC、NEUT和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非结核组、病毒组和结核组CRP、PCT水平[22.86(13.36,39.00)、15.27(12.50,19.10)、22.30(11.58,61.99)mg/L,0.12(0.09,0.18)、0.07(0.05,0.15)、0.04(0.02,0.09)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52(1.21,1.96)mg/L,0.04(0.03,0.0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非结核组和结核组CRP、PCT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预测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其次为NLR(0.808)、LYMPH(0.786)、PCT(0.779)、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0.721)、NEUT(0.684)、WBC(0.621)、PLT(0.509)。结论 血常规中的NLR和CRP、PCT对判断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