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学检查在冠心病合并大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吴小庆; 王强; 羊镇宇; 薄小萍; 高运来; 陈宏伟; 崔志敏; 吴鹏西; 陈静雯
来源:疑难病杂志, 2008, 7(3): 139-142,封3.
DOI:10.3969/j.issn.1671-6450.2008.03.005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影像检查在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合并大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和最佳选择.方法 对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数字化动脉血管造影(DSA)来分析患者合并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并分别经股动脉及肱动脉植入冠状动脉及大动脉支架.结果 4种检查方法显示:52例患者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103处.外周大动脉狭窄67处,其中CDUS发现23处,发现率34.3%;MRA/CTA发现57处,发现率85.1%;DSA发现62处,发现率92.5%.CDUS时间短、花费低,对颈动脉近端的狭窄敏感性较高;MRA对脑动脉及颈动脉特异性好;CTA对肾动脉及胸腹主动脉等搏动大的血管显示较清晰;DSA诊断明确率高,并能与介入手术结合进行,但时间长、费用高.结论 CDUS简单易行,可作为普查及术后复查;CTA及MRA可作为术前检查并建立三维图像,了解狭窄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DSA费用较高,且有一定的风险,但在冠心病及大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支架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

  • 单位
    无锡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