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子的人性论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面向:人的感官欲望生而具有,亦属人性;感官欲望中含有易于趋恶的因素,这种因素往往遮蔽了善端的有效扩充;意欲成善,必须努力抑制生而具有的恶端;正因为恶端自发,不易控制,因此,成就现实之善,还必须依靠来自外部的优质教育。综合而言,孟子充分认识到人性善恶两端并存的事实,并提出了自成其善、教而成善的两种不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