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兜铃酸是一类硝基菲类羧酸,广泛分布于马兜铃科植物中,主要化合物包括马兜铃酸Ⅰ、Ⅱ、Ⅲ、Ⅳ 4种。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可导致马兜铃酸肾病,诱发泌尿系统肿瘤。马兜铃酸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与DNA形成加合物,诱导基因发生A-T颠换突变,该突变常被作为马兜铃酸特征性标签。2017年Sci Transl Med报道指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亚洲地区肝癌发生相关,认为应将避免使用马兜铃酸列为肝癌的一级预防策略。该报道引发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马兜铃酸是否具有肝脏致癌性的一系列探讨,本文即针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讨论已有报道中马兜铃酸肝脏致癌性的争议点,科学客观地评价马兜铃酸与中国人群肝癌发生的关系,同时探讨含马兜铃酸药物安全使用仍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药物安全使用的一些思考。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