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进一步探讨西藏中部阿索地区的白垩纪岩浆活动演化历史,于阿索南部的目思旦角附近采集了一期早白垩世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熔岩样品,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测试。测得目思旦角凝灰熔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9.3±1.9 Ma(n=17,MSWD=0.039)。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凝灰熔岩具有极高的Si O2(76.27%~78.70%)含量,中等的Al2O3(11.23%~12.21%)及全碱(5.60%~6.30%)含量,很低的全铁(1.16~1.50%)、Ca O (0.62%~1.40%)、Mg O (0.19%~0.24%)、T i O2(0.09%~0.15%)和P2O5(0.02%~0.02%)含量;且它们表现出富集U、Th、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 i等高场强元素,并具有富集的轻稀土元素,平缓的重稀土元素,以及明显的负Eu异常。这些特征与陆缘弧地区发育的典型I型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属性相似,指示它们的源区可能为部分熔融的中地壳,并在后期经历了显著的结晶分异作用。结合阿索地区已报道的120 Ma左右的陆缘岛弧岩浆活动,以及105 Ma左右的伸展型岩浆活动,认为阿索地区130 Ma左右的早白垩世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熔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的构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