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北川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为该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保护区内5个典型的植被类型(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下的土壤,采用环刀法、烘干法等对其物理性质、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渗透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5种植被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能力和渗透能力差异明显。土壤平均容重变化范围为0.87~1.41g·cm-3,其中高寒草甸(1.41g·cm-3)最大,高寒灌丛(0.87g·cm-3)最小;土壤总孔隙度以针叶林最大(55.62%)、高寒灌丛(37.39%)最低,毛管孔隙度以针叶林(43.80%)最大,高寒灌丛(27.55%)最小,非毛管孔隙度以针阔混交林(12.13%)最大,高寒草甸(6.70%)最小。最大持水量以针叶林(1112.36t·hm-2)最大,高寒灌丛(747.80t·hm-2)最小;毛管持水量以针叶林(875.95t·hm-2)最大,高寒灌丛最小(551.00t·hm-2);非毛管持水量以针阔混交林(242.62t·hm-2)为最大,高寒草甸(134.04t·hm-2)最小。土壤渗透能力最强的是针阔混交林,稳渗速度(4mm/min),稳渗系数(2.65),高寒草甸最弱,其稳渗速度(1.13mm/min),稳渗系数(0.86)。【结论】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在5种不同植被类型中,针阔混交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最好,综合能力值达0.3834;其次是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综合能力值分别为1.3862 和3.0526;灌木林和高寒草甸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能力相对较差,综合能力值分别为3.4126和4.8133。

  • 单位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