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营凹陷北带西段花岗岩风化壳各层结构在地震上呈现出不同反射特征,风化壳地震相地质成因及对应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特征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地质和地震相结合的思路,研究了花岗岩风化壳地震相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震相地质成因,建立了风化壳顶部地震相分布模式,并明确了各类地震相对应储层的含油性和勘探意义。结果表明:(1)花岗岩风化壳地震相划分为低频连续强振幅相、中频低连续中振幅相和弱振幅-空白相3种类型,低频连续强振幅相分布在邻近构造高部位缓坡上,中频低连续中振幅相分布在构造中低部位,弱振幅-空白相广泛分布;(2)低频连续强振幅相对应高度风化的残积层,中频低连续中振幅相对应演化程度中等的溶蚀层,弱振幅-空白相对应风化程度较低的崩解层;风化壳各层结构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经历的风化程度不同,岩石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在地震上呈现出不同反射特征;(3)不同类型地震相对应的储层物性、保存条件和含油性存在差异,指示的油气勘探意义也有所不同。研究成果为研究区花岗岩风化壳有效储层的识别和进一步的储层勘探指明了方向。
-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