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HD)治疗中的抗凝作用。方法 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指标(出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CT(12.50±3.17)min、PT(13.54±7.56)s、PLT(181.64±21.57)×109/L、APTT(53.60±10.52)s;参照组患者CT(16.71±5.21)min、PT(13.41±7.64)s、PLT(172.56±16.63)×109/L、APTT(70.55±12.64)s;治疗后,两组患者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 P=0.932>0.05);研究组患者CT、PLT、APTT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1、2.357、7.288, 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患者无出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7.43±1.25)min;参照组患者出血4例、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12.64±1.56)min;研究组患者出血例数少于参照组,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167、18.429, P=0.041、0.000<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可有效防止血液凝固,同时不加重出血,故可在临床中大规模运用。
-
单位赤峰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