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凝血危急值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正常参考范围的调查,对制定临床诊疗方案以及预防新生儿凝血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生儿科凝血标本350例,出生后6 h内检测血浆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及FIB);统计和分析所有与新生儿科电话联系后登记的信息完善的危急值病例,调查发生危急值患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并分析各危急值项目比例、疾病分布、临床应答情况等。结果新生儿凝血四项指标与成人及儿童比较以及新生儿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2.66,P均<0.01);另外严重患儿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危急值可能性较大,各项危急值分布中APTT高值(32%)和FIB(29%)低值分布最多,新生儿重症肺炎和黄疸是危急值暴发的危险因素;临床总体应答率占35%,"应答组"和"无应答组"两组患儿颅内/消化道出血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68/39,P>0.05)。该单位拟制定的新生儿个性化危急值范围为:PT(≤8 s和≥30 s);APTT(≤20s和≥90 s);FIB(≤0.6 g/L和≥10 g/L)。修改后"应答率"、临床医生重视度均较前有所提高,减少了"假危急值"报告发生率。结论新生儿凝血指标较成人及儿童均有较大差异,建立适合新生儿凝血参数参考区间及定期对新生儿科凝血危急值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有助于制定适合该单位的危急值标准,进而提高临床综合诊疗水平。

  • 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