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4 622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分析

作者:贾媛媛; 吴华杰; 罗建峰; 吴诚; 王行之; 张盼盼; 荆增辉; 丁亚楠; 李娜; 崔佳欣; 李秋红; 孙新*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2(05): 832-838.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西京医院儿科哮喘中心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4 62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19种常见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allergen-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 sIgE)的检测。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将其分组,比较过敏原在不同组间的分布特点。结果 4 622例儿童对19种过敏原的总体阳性率为62.8%,按高低排序依次为牛奶24.2%、霉菌组合18.0%、狗毛皮屑16.7%、户尘螨16.4%、猫毛皮屑11.7%、腰果10.7%、草类组合10.6%、鸡蛋白8.8%、屋尘7.8%、树类组合7.7%、苋5.6%、桑树4.9%、芒果3.6%、牛肉3.2%、蟑螂2.8%、蟹2.1%、虾1.5%、菠萝0.8%、贝0.3%。按性别分析,男性患儿过敏原阳性率比女性患儿高。按年龄分析,大致呈现随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上升、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下降的趋势。按地区分析,陕南地区就诊患儿户尘螨阳性率、陕北地区就诊患儿草类组合阳性率、关中地区就诊患儿牛奶、鸡蛋白阳性率高于其他地区。按聚类及相关性分析大致可将19种过敏原分为4类,其中树木组合、桑树与苋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芒果与桑树、苋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虾与蟹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其余大多过敏原之间存在轻度或微弱相关性。结论就诊于西京医院儿科哮喘中心的陕西地区4 62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中,男性患儿对过敏原敏感性更高。随年龄增长,大致呈现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上升、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下降的趋势。过敏原分布存在地区差异。部分过敏原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与交叉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