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扇形束CT(kV-FBCT)及兆伏级锥形束CT(MV-CBCT)定量分析不同治疗部位的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期间的摆位误差,为制定临床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每次常规摆位后,调强放射治疗前行kV-FBCT和(或)MV-CBCT扫描,与计划CT配准,纠正摆位,获取每次摆位误差,根据患者的位移计算不同治疗部位患者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上的平均位移M、系统误差(Σ)和随机误差(б),通过PTV边界公式(2.5Σ+0.7б)估计在该方向所需要的外放边界。根据同一个患者的单次放疗获得三维位移。结果 70例患者共记录到1 130人次位移偏差,根据外扩边界公式得出三个方向上所需的PTV边界。头颈1.9~3.1 mm,胸部2.8~5.1 mm,乳腺4.6~5.1 mm,上腹部3.0~5.5 mm及盆腔3.5~6.8 mm。3D平均位移头颈、胸部、乳腺、上腹部和盆腔分别为2.4±1.0 mm、4.0±1.6 mm、4.1±2.0 mm、4.6±2.1 mm及4.6±2.1 mm。利用kV-FBCT和MV-CBCT校位所得3D位移中位值分别为:4.1 mm和3.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2)。结论 直线加速器机载FBCT均可获得相似的可定量的摆位误差数据,但非等中心的影像引导所致的潜在误差不能忽略。
-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