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皂角刺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规律与槲皮素、总多酚积累动态,采用游标卡尺、直尺和天平测量其发育过程中形态指标,并利用HPLC及比色法测定分析其槲皮素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皂角刺发育过程分为形成期(8月初—11月初)、休眠期(11月初—次年3月下旬)、萌芽期(3月下旬—4月中旬)、速生期(4月中旬—7月中旬)、褐变期(7月中旬—8月底)和成熟期(9月初—12月底)6个时期。形成期刺原基分裂,形成鳞芽;休眠期鳞芽处于休眠状态;萌芽期鳞芽芽鳞片脱落,皂角刺开始发育;速生期迅速生长直至最大;褐变期由尖端开始发生褐化直至整体变为褐色;成熟期早期富有光泽,逐渐颜色加深光泽褪去。皂角刺槲皮素积累动态呈现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总多酚积累动态呈现先大幅降低后逐渐增加再逐渐降低的趋势。速生期槲皮素质量分数从0.000 4%缓慢增加至0.002 6%,多酚先从0.761 9%降低至0.049 1%又缓慢增加至0.286 9%;褐变期槲皮素持续增加至0.004 3%、总多酚持续增加至0.421 6%;成熟期槲皮素9月增至0.009 6%后开始大幅降低,多酚10月增至0.723 5%后开始降低。采用主成分分析结果:9月第一,10月第二,11月第三。该研究明确了皂角刺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规律和槲皮素、总多酚积累动态,将皂角刺发育划分了6个时期,确定了皂角刺最佳采收期为成熟前期,为皂角刺开发利用和采用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