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充血性心衰患者在治疗前后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在左室内传播过程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选34例心衰住院患者为心衰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及离瓣口1cm、2cm和3cm处,分别记录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0、E1、E2、E3),各点心电图R波顶峰至E波顶峰的时间(R-E)。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①对照组与心衰组左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从E0至E3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变化,以E1最高,从E1至E3逐渐减慢。心衰组各点速度与E3/E0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均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增加(均P<0.05)。②对照组与心衰组R-E时间从二尖瓣瓣尖到瓣尖下3cm逐渐延长,从二尖瓣瓣尖到瓣下1cm的R-E时间延长最多。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R-E2/R-E0和R-E3/R-E0明显增高(P<0.01),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2/R-E0和R-E3/R-E0在心衰治疗前、后降低明显(P<0.01)。结论在左室腔内速度传播过程中,血流速度衰减,传播时间和减速度均呈非线性变化。E3/E0,R-E2/R-E0和R-E3/R-E0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济南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