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爱之言谈"是西方诗学史上自柏拉图起延续至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在其晚年高度成熟的作品《片段集——爱之言谈》中,接续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在后结构主义观念下的后设语言与对象语言之可逆关系立场上,巴尔特辐辏出了以爱之言谈的话语实践思辨这一诗学主题的写作策略,生产了一种"共时性文本",通过对"片段"这一文学形式的互文性本质的发挥,在多声部的嬗变主体的语言符号活动中,巴尔特回应并颠覆了索绪尔共时和历时的对立。话语语言学和精神分析的思想基础,也帮助巴尔特打通了话语主体与身体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使得这二者可以对话、互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