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围手术期镇痛药使用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指导原则

作者: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 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安全用药工作组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2, 24(08).

摘要

围手术期镇痛药的使用及管理全过程均存在风险, 可由镇痛方式、患者个性化因素或用药错误等引起。为了减少围手术期镇痛药的使用风险, 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专业委员会、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安全用药工作组组织国内药学专家和麻醉学专家制定了本指导原则, 从管理、药品和特殊人群3个方面阐述围手术期镇痛药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管理相关风险包括镇痛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风险、信息/物品/药品传递风险、术中镇痛药和镇痛泵使用的相关风险, 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完善信息化等途径进行防范。药品相关风险是药品的固有属性, 镇痛药分为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和镇痛辅助药等, 可根据具体药物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等有各自的生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 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措施。通过对围手术期镇痛药使用的全方位监测, 可进行风险预测和制定规避方案, 实施药学监护, 从而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安全。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围手术期镇痛药使用和监测的所有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