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奶牛肝脏脂肪变性影响生产性能的代谢机制,以健康奶牛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肝脏轻度脂肪变性奶牛的生理生化和转录组测序结果。结果表明: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当脂肪变性时,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切片中可观察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与健康奶牛相比,发生脂肪变性奶牛的脂肪矫正乳、能量矫正乳、乳脂的产量均显著降低,乳脂含量也显著降低;其血液参数与健康奶牛相比无明显差异。肝脏转录组测序共发现24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下调基因136个,上调基因105个;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中;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最显著富集于类固醇生物合成、胆固醇代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另外,对全体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发现,基因富集于脂肪酸延长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影响脂质代谢的重要通路。以上结果提示肝脏脂肪变性影响了肝脏脂质代谢,进而影响奶牛全身代谢,引起了乳脂含量等生产性能的差异。
-
单位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