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鸢尾素是否能够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鸢尾素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鸢尾素组用皮质醇诱导小鼠抑郁模型。鸢尾素组造模成功后连续腹腔注射鸢尾素(100μg/kg)6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小鼠抑郁行为的变化,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7A含量。分选正常小鼠初始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鸢尾素组,给予Th17细胞分化条件刺激3 d后,鸢尾素组再用鸢尾素(500μg/L)培养3 d;检测Th17细胞分化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丙酮酸、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丙酮酸激酶2(PKM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小鼠旷场中心区运动时间及进入次数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糖水偏好度增加,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A含量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鸢尾素组Th17细胞分化率,细胞内丙酮酸、乳酸含量及PKM2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调控初始CD4+T细胞的糖酵解程度,抑制其向Th17细胞分化,从而减少Th17细胞形成,发挥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