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FIRST)算法对100 kV低剂量头颈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改善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9—10月在北京医院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32例,对其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并分为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图像组、混合迭代(AIDR 3D)算法图像组及FIRST算法图像组。比较3组图像头颈部主要血管(颈总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C1、C4段,大脑中动脉M1、M3段,大脑前动脉A1、A3段)、背景(肌肉、脑组织)的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及各血管的对比噪声比,并比较3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评估各重建算法对头颈部血管狭窄的检出情况。结果 与AIDR 3D组、FBP组相比,FIRST组显著降低了头颈部血管以及背景(肌肉、脑组织)的图像噪声(t=-13.19~-7.28,P均<0.001),其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FBP组与AIDR 3D组(t=2.17~9.67,P均<0.001)。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C4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FIRST组的CT值高于AIDR 3D组(t=1.28~3.60,P均<0.05);FIRST组背景(肌肉、脑组织)的CT值显著低于FBP组与AIDR 3D组(t=-7.63~-4.03,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头颈部血管的显示,FIRST组与AIDR 3D组图像满足诊断要求,主观评分均高于FBP组图像(P均<0.05),且FIRST组图像评分高于AIDR 3D组(P<0.05)。与DSA相比,FBP算法对于轻、中度狭窄诊断效能不佳,FIRST、AIDR 3D算法对血管狭窄程度评估结果与DSA一致。结论 在100 kV低剂量头颈CTA联合扫描中,与传统FBP、AIDR 3D算法相比,FIRST算法可以有效改善头颈CTA图像质量,满足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要求。
-
单位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