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孕妇分娩前后出凝血功能动态改变

作者:熊钰; 楼懿婷; 蔡旭; 徐正芳; **; 杨丹; 马端; 李笑天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03): 200-203.

摘要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出凝血功能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活化、凝血及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改变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山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的46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孕妇分娩前后的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P-选择素(PS)、纤维蛋白肽A(FPA)、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孕妇相比,子痫前期孕妇血浆TF、vWF和P-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升高;TFPI和D-二聚体的含量有下降趋势;AT-Ⅲ的含量在分娩时和产后1d有下降趋势,产后5d有升高趋势;FPA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无论是正常妊娠还是子痫前期,产后血浆TF、vWF和P-选择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TFPI和D-二聚体的含量呈上升趋势,FPA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产后血浆AT-Ⅲ含量的变化,正常妊娠呈下降趋势,子痫前期产后1d呈下降趋势,产后5d呈上升趋势。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严重损伤,伴随着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功能显著增强,而抗凝和纤溶功能减弱,导致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机体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并具血栓形成倾向可能是子痫前期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