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羊传》中的“讎”字内涵

作者:吴宇靖陈
来源:汉字文化, 2022, (19): 116-118.
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2.19.035

摘要

《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亦称《春秋公羊传》。旧说创始于子夏弟子齐人公羊高,传五世至西汉景帝时得立于官学,其侧重在为后世立法,寓褒贬于行文,以微言明大义,谓之“春秋笔法”。刘尚慈先生(2010)在其著作《春秋公羊传译注》末尾对《公羊传》进行了概述,在谈及《公羊传》与公羊学的主要观点时,先生引皮锡瑞先生的《经学通论》对“寓褒贬说”作出总结:“《春秋》有大义、有微言。所谓大义者,诛讨乱贼以诫后世是也;所谓微言者,改立法制以致太平是也。”①而“讎”正是《公羊传》微言大义的一个重要组成。讎同仇,作为现代文学影视中的热门主题,其基础含义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在《公羊传》中,讎字的含义,通过一系列春秋史上的复仇行为及其评价,得到了升华,暴力流血、赞颂武力仅是表面,复仇行为动因乃是真正的“大义”。本文通过分析《公羊传》中齐襄公、伍子胥以及吴季子的复仇相关行为,浅析《公羊传》中的“讎”字,从表面上看,这种复仇是为祖为亲,是血亲复仇,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