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西方文论伦理转向中,齐泽克、巴迪欧等受益于拉康的学者,与德里达、克里奇利、巴特勒等追随列维纳斯派的学者,存在着巨大的理论分歧,这可视作列维纳斯与拉康相异伦理姿态的对峙。因此,厘清上述两派的理论差异,须上溯至列维纳斯与拉康的伦理思想。从他者伦理学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他们在自我、主体、欲望、语言等问题上,既有共通之处又有诸多差异之处。特别是在文学论域中,两人持有两种面向相反的他者伦理批评范式:脱离存在之过度、趋近无限之他者与直面他者之匮乏、朝向欲望之真相。这为我们理解两种伦理谱系之间的异同提供了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