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是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豆科牧草,其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也是该植物环境适应和生态竞争的重要物质基础。鹰嘴豆素A(Biochanin A, B)、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F)、染料木素(Genistein, G)和大豆苷元(Daidzein, D)是红三叶异黄酮的主要成分,均分别被作为标准品应用在异黄酮含量检测中,但是不同标准品对测定结果是否会引起误差鲜见报道。本研究分别以这4种化合物为标准品,开展不同波长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的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品和波长的选择对含量测定有显著影响(P <0.05)。根据含量的测定结果,4种标准品可分为两组: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为FD组,鹰嘴豆素A和染料木素为BG组。不同标准品组间所测定的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组内差异较小且不显著。另外,不论植物中异黄酮的含量高低,标准品对测定结果的含量影响不明显。鹰嘴豆素A和染料木素的紫外吸收曲线在275 nm处与红三叶提取物斜率较为接近,建议优先考虑选用BG组标准品在275 nm下进行测定。此外,本研究发现,如果仅对该植物异黄酮含量进行半定量或定性比较,不同标准品和波长影响较小。

  • 单位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