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年内发生慢性肾病(CKD)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76例,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生CKD分为CKD组(n=23)和非CKD组(n=353)。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因素Cox逐步向前回归方法,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年内发生CK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响因素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CKD的预测价值,Kalplan-Mer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风险患者CKD累积发生率。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078,95%CI:1.007~1.114,P=0.026)、Alb(HR=0.923,95%CI:0.860~0.989,P=0.024)、肾小球滤过率(eGFR)(HR=0.977,95%CI:0.955~0.999,P=0.037)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年内发生CKD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Alb、eGFR对CKD发生的预测价值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710、0.706)。Kalplan-Merier生存曲线显示,基线年龄≥55岁、Alb <32 g/L、60 ml·min-1·1.73m-2≤eGFR <76 ml·min-1·1.73m-2的患者发生CKD的风险高(χ2值分别为9.647、13.621、30.940,P值均<0.05)。结论高龄、低Alb水平及eGFR较低的患者建议密切监测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