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龟山(杨时)在无锡创建东林书院,聚徒讲学,整理二程遗著,并对一些重要命题予以继承、发展,使吴中成为洛学入闽之中介。龟山特别重视《中庸》"未发"之中,其承明道"默识体仁"之理路,发展出"静坐体认未发气象"的工夫途径,并下传豫章(罗从彦)、延平(李侗)、朱子,形成了理学史上著名的道南一脉。但同时,他又忠实地记录、保存并教授了伊川"主敬涵养未发之中"的工夫理路,后者三传后由朱子重新庚续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