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中孕期宫颈息肉摘除术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因妊娠合并宫颈息肉于早、中孕期接受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的16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妊娠结局,将其分为自然流产组(自然流产时孕龄<28孕周,n=17),早产组(分娩时孕龄为28~36+6孕周,n=48)和足月产组(分娩时孕龄≥37孕周,n=102)3组。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年龄、孕次、产次等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或者χ2检验对宫颈锥切术史者、妊娠期糖尿病者、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者、术前阴道流血者所占比例等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上述单因素分析基础上,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进一步进行有序多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早、中孕期宫颈息肉摘除术后可能影响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受试者本人及其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自然流产组、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孕妇的产次均为0,接受宫颈息肉摘除术时的孕龄,分别为13孕周(12~14孕周)、15孕周(13~17孕周)和15孕周(13~18孕周);术后阴道流血发生率分别为35.3%(6/167)、50.0%(24/167)和48.0%(49/167);手术时孕龄≤12孕周所占比例分别为23.5%(4/167)、10.4%(5/167)和5.9%(6/167),3组的上述4项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63、7.535、9.198、4.364,P=0.025、0.023、0.002、0.037)。②结合目前已有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与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素,对早、中孕期宫颈息肉摘除术后,可能影响孕妇妊娠结局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孕妇接受息肉摘除术后无阴道流血,是足月产分娩的保护因素(OR=13.577,95%CI:1.300~141.743,P=0.029)。③宫颈息肉和宫颈蜕膜息肉孕妇的晚孕期自然流产发生率分别为37.3%(56/150)和76.5%(13/17),合并息肉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7%(79/150)和0,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46、16.991,P=0.002、<0.001)。结论妊娠合并宫颈息肉孕妇接受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应避免于孕龄<12孕周前进行,术中应采取最适合的止血措施。病理学类型为宫颈蜕膜息肉孕妇,对早、中孕期接受宫颈息肉摘除术不会增加自然流产风险,但是宫颈蜕膜息肉孕妇,较普通宫颈息肉者更易发生晚孕期自然流产。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