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为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产科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39例在剖宫产过程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另外4例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术中产后出血2例、宫底黏膜下肌瘤1例、盆腔黏连无法进腹1例。同时选取同期入住本院明确诊断为妊娠无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的异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实验对象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术后24h阴道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三明市第二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